生态型土地整治模式及土地工程生态重建设计分析
杨飞燕;
摘要(Abstract):
土地整治过程中,必须要采取相应的生物措施来整治周围的土壤、植被、生物和水环境,其作用是尽量将这些因素导致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保证生态环境达到最优状态,为此,需要在土地整治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土地工程生态改造设计,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另外,设计土地重建工程项目时,必须遵循环保、生态、绿色、低碳的设计理念,因地制宜,以良好的生态环境来助推区域环境的建设和发展。土地整治模式优化和土地工程重建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土地资源的承载能力,保护好生态环境,为土地资源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文章围绕生态型土地整治模式及土地工程生态重建设计问题展开讨论,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KeyWords): 生态型土地整治模式;土地工程;生态重建设计;低碳;环保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杨飞燕;
Email:
DOI: 10.19301/j.cnki.zncs.2020.21.019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郧宛琪,朱道林,汤怀志.中国土地整治战略重塑与创新[J].农业工程学报,2016,32(4):1-8.
- [2]谢昊廷,冉瑞平,冯秀智.土地整理对土壤环境影响的评价[J].江苏农业科学,2018,46(8):255-259.
- [3]张奥.生态型土地整治模式及土地工程生态重建设计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3):182-183.
- [4]王新存.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山西农经,2016(17):24.
- [5]罗明,郭义强,曹湘潭.低碳土地整治: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新平台——以湖南省长沙县低碳土地整治示范项目为例[J].中国土地,2015(4):6-9.
- [6]马震陆.让上海郊野公园回归生态本位[J].上海国土资源,2015,36(2):33-35.
- [7]聂鑫,徐筱越,缪文慧,等.西部地区农户参与土地整治意愿及影响因素[J].江苏农业科学,2016,44(8):531.